No.1 医保局首次提出完善“新药价格形成机制”,剑指创新药乱定价
3月1日,国家医保局印发通知,部署2023年的国家集采和价格管理工作。除开展已经确定的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,2023年国家医保局还会适时推进新批次药品集采。国家医保局还将重点指导湖北牵头扩大中成药省级联盟采购、江西牵头开展干扰素省级联盟采购,广东牵头开展易短缺和急求药省级采购联盟。
这一次医保局首次提出的“新获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”,才是整个文件中最有看点的地方。
1、仿照新冠药,制定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
国家医保局要求:探索、完善新批准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,并确定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四川等6省(市),做好首发价格受理、定期评估、动态调整。
2、启动医疗价格服务管理,医务人员收入阳光化
全国集采在推进药品价格监管的同时,国家医保局首次提出要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。医保局明确,唐山、苏州、厦门、赣州、乐山5个国家试点城市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,监测首轮调价运行情况,阶段性评估后研究扩大试点范围。医保局要求,各地原则上要在6月底前完成年度调价评估,符合启动条件,优先将技术劳务价值占比60%以上的价格项目纳入调价范围,保证调价方案中技术劳务价格为主的项目和金额占总量60%以上,稳妥有序完成年度调价工作。
可以预见,在全国集采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“组合拳”,中国仿制药市场面临重塑,传统的带金销售模式已不复存在,按医院临床实际报量治疗会实现患者、医院和医院的三方共赢。
资料来源:健识局
No.2 口腔种植专项治理工作将于4月全面落成,民营医疗机构影响几何?
3月1日,国家医保局印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被列为2023年医药采购和价格管理的重点。
1、“三板斧”齐挥,服务价格设置留下弹性空间
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、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,种植牙专项整治也正是围绕着三个方面。在“耗技分离”的总方针指导下,各省市医保局针对种植牙先后推进了三方面的工作:对种植体开展集中带量采购,破解“种牙贵”;开展牙冠耗材竞价挂网,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;调控医疗服务价格,把关技术服务费用。
2、公立医院成为价格之“锚”,牙科终端市场会生变吗?
在国内医疗行业,口腔一直是个较为市场化的领域。近十年来,我国民营口腔医院的数量迅速增长。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在获客成本方面却存在着巨大差异。如果将公立与民营的服务价格拉到同一水平线,民营医院势必会付出更大的获客成本,这对于民营医疗的经营是极为不利的。
国家希望通过公立医院发挥价格“锚”的作用,把调控目标的治理效果传导至民营医疗机构。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控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公立医疗机构,民营医疗机构仍然可以自主定价,但其亦会受到此次价格专项整治的影响。
资料来源:医学界智库
No.3 从集采中杀出来:医疗器械能否接棒创新药投资?
在过去一年的医疗投资领域,比起创新药的漫长寒冬,创新器械领域复苏得更快。医疗器械的创新,比起创新药的创新,更有稳定的预期。随着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的“关照”,行业内外的期待,过去一年,国内创新医疗器械在经历怎样的历史转折点?属于它的时代正在到来吗?
1、起伏的资本市场:器械比药活跃
2022年医疗投融资趋势较去年都在走低,但如果各赛道横向比较,医疗器械的表现稍微比创新药景气一些。在一级市场,医疗器械的投融资数量(424起)超过创新药(413起)。在创新医药指数持续下行的二级市场,共有82起IPO事件,其中医疗器械的数量位居首位(29%);在市值超百亿的上市企业中,医疗器械企业占比最大(33%)。在去年上市的医疗企业中,市值排名前三的都属于创新医疗器械公司,包括联影医疗、华大智造、乐普医疗。
但纵向来看,医疗器械投融资走过了2021年的高峰(610起事件),在去年回落到了2020年的水平(417起)。更惨烈的“滑铁卢”发生在二级市场,以“心脏瓣膜三剑客”(启明、沛嘉、心通)为例,它们陆续于2019年上市,曾一时欣欣向荣,风头无两——巅峰时三家市值之和一度突破1200亿港币,但自2021年下半年,它们的股价一路狂泻不止,在跌破发行价后继续刷新历史新低,到如今市值均不到100亿港元。
2、从残酷到温和,集采也“变脸”了
早在2014年,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《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(试行)》,为创新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。但医保局至今还未推出有关创新医疗器械的具体标准和目录。医疗器械也并不是避开了集采的幸运儿。
2022年10月,福建医保局发布《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》。“有的品种降价30%就能中标,有的则需要降到50-60%。”,电生理类产品的不同品种降幅,和此前动辄砍到一折“白菜价”的支架以及骨科耗材集采相比,可以说已经非常温和。
不难看出,集采在纠偏,情绪面的修复没有停下。一个实实在在的表现就是,企业开始收回一部分利润空间。
3、与巨头起舞,本土企业的生存法则
如今国内的医疗器械领域,涌现了不少有潜力的企业。一位业内人士认为,现在很多细分赛道还处于幼儿期,也正是投资机构选择小而美企业的最佳时段。同时也是考验投资者眼光的时候,是否会因为资本市场的动荡而犹豫。
外企巨头已经开始瞄准一些本土企业收购,去年12月,波士顿科学向港股18A公司先瑞达发起要约收购,预计交易金额约为5.23亿美元。
如今政策的东风越刮越大,对于创新医疗器械,集采开始走向温和之路。留给它们的窗口期就在眼前,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活下去、活得久。“未来5到10年,借助工程师福利,国内或许能跑出3000到5000亿元市值的医疗器械企业。”
资料来源:深蓝观